老虎的歌

PhD 的一天

16/11/2007 07:14:41
 8点的闹铃,连摁了三次,终于忍受不了,8:30下床着地了。热上牛奶一碗,加入Crunchy, 面包抹上锚牌黄油,烤到颜色略黄弹出,又脆又香。火力选择是关键,有几次选择不慎,烤出来的是黑面包了,吃的满嘴胡味。吃毕早餐,懒懒的靠在沙发上,阳光正好透过窗帘散落在面包屑上。英国的太阳总是很低,就是正午的时候,也就树梢那么高。不过这里空气纯净,蓝天白云,阳光也是相当的刺眼。顺手打开一本画册,讲述地球环境的变迁,随意的翻看着里面的彩色图片,呵呵,原来我们的世界是这样被冰川,潮汐,雨水和人类所改变...

地球在变迁,我也要改变了。10点了,该出门了。屋里开暖气,一件薄Tshirt就够了,但对面屋顶上似乎还有些霜。这里的天气,现在是阳光耀眼,飘来一朵云就回下雨的,还是穿上防雨的外罩比较安全。

路上行人三两个,通常是一个人走到车站,然后和一群人翘首盼42路车。今天运气好,碰到一个老太太从马路对面跑过来问路。原来她到对面中国领事馆办了中国的签证,急着去赶10:42的火车。因为顺路,就多讲了几句。老太太是香港移民,但普通话很好,因为女儿要去北京开会,就打算一同去北京旅游转转。我顺口就问她签证的资金证明了。呵呵,没办法,大概是本能所致,由于我等出身贫寒,又与拉灯非亲非故,办英国签证的时候,万事具备,唯恐资不雄金不厚而被拒(真想自己在存款后多画几个圈!)。原来中国签证不需资金证明,大概只要是对中国友好的外国人,没有不良记录,都放行。为什么英国就要求呢?不公平,绝对的不公平。

来到办公室已是10:30,干什么呢?最近一篇文章,几易其稿,终于在上周提交了,人为刀俎,我为鱼肉,福兮祸兮,听天由命吧。现在反而空虚了,曾经凌乱的书桌,经过几日集中整治,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。2点钟还要去见Gao sir,不知啥事。再跑跑Simulink的程序吧,看看有什么进展(放在那里好几天了,它自己有进展了才怪呢)。2点准时见面,好消息,绝对的好消息,稿子被幸运的送到了一个朋友,而非"敌人"那里review了,看来1/3的坚定支持率是绝对靠得住的了。当然,能在这里得到了Gao sir等大牛的点拨和帮助,才是最大幸运。人生的重大转折通常在一个恰当的时间和地点,在一两个人的一两句关键的话之后发生的。或许是最近比较闲,也许是听到好消息后人比较兴奋,漫不经心的讨论着那个仿真程序,却蹦出了几颗小的火星。看来新的idea通常是需要悠闲的环境的。记得看到过一个Salford的教授70年代的论文,文中居然写到,‘在一个阳光的午后,躺在自家后院的摇椅上,突然有了灵感 blahblahblaaaaa'。感觉那时候写论文就像在写故事似的。我住的Landale Hall也有个很大的院子,中央有棵古老的苹果树,秋天的时候,看着枝头欲坠的苹果,总希望也能砸一个到我头上,好让我也推出个第四定律来啊!可惜每次总是脚步匆匆,没舍得驻足,等到寒冬已至,苹果落净时,也没亲眼看到一个苹果从树上落下,更别提挨砸了。以今日之眼光,损失啊损失,来英后最大的损失!

4点钟,天色已晚,到图书馆把Power Conversion Group的一个博士论文要到(这个事已经拖了快三周了,无论如何明天要见Tim, 就这个合作事宜做个决择,是断是续)。既然论文是Reference Only,那就找个位置读读了。呵呵,知识产权很受保护的,第一页就写明论文知识产权归作者,以任何方式复印论文的任何部分都需和作者联系并获得许可,而且必须同时复印本页,即使在再次复印复印件的时候,也须附上本页。每次借阅后必须签上阅者姓名和永久居住地址。不错,不错,等到我写论文的时候也一定要这样写,哈哈,保护IP,人人有责。翻读完论文,个人感觉,就是给风力发电机建了个数学模型,在Sackville Str. Building楼下弄了个30KW的发电机,构造了几个故障,验证了数学模型和实际系统的一致性。没有任何定理推导,没有证明,只有验证,居然就PhD到手,而且顺利留下来做了RA。我也可以这样啊/吗!还书的时候,管理员很nice,问我是否还会再读,可以为我把书保留前台一周。然后就插上标签,签上我的名字,等我下次来时,一下就能找到。

6点钟,BBC外等车,街上路灯透亮,如同重庆的10点钟光景。居然又有人问我路,这次是个英国年轻小伙,很高兴这回我一下子就听懂了what he said,自我陶醉一下)。车上人不多,上到第二层找个位子坐下,在摇篮般的晃动中,人昏昏欲睡,渐入休眠态,回顾近日之经历,总结出了三个定理:
Theorem 1. 一般人是不会推数学公式的,如果一个人能推导证明数学公式,那么他/她是一个牛人。推论:有些人以推公式为乐(如老高,老丁,老王等),没事了推两个公式玩玩;我等鼠辈,难达此雅境,所以就死了这条心吧。
Theorem 2. 不是一定要推公式才能PhD毕业,有些人没有推公式照样带帽子,而且还带得挺好的,关键是用旧方法解决了新问题。推论:既然我不满足定理(1)的前件,那就遵循定理(2)吧。
Theorem 3. 研究的东西不能太窄,如果窄到这个地球上就只有那么三两个人在搞,那么文章很难发。研究有不同,观点会分歧,林子太小,容不下这么多。人多机会就多,东边不亮西边亮,海阔凭鱼跃是也。

7点钟,经过刀俎,锅碗,瓢盆的洗礼,思路越发清晰,10点钟渐入佳境,蓦然回首,终成此文。PhD明年可不要,但希望明年秋天一个英国的苹果(没苹果梨也算,别太沉)能砸中我,最好能有晕糊一会儿的效果

不赖啊,你, 居然能忍到PhD的一整天!我要去
Hulu hulu hul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

Comments

Happyfishlena Wang - 16/11/2007 07:43:18
呵呵,写得不错,赞一个!
Hang Cao - 16/11/2007 15:06:32
写的洋洋洒洒,不愧是代老师!
 
jennyhunny bright - 16/11/2007 15:09:31
看的我怀念起英国的时光,每天和老代一起徒步的生活.还有那回国后难得的清闲心情和清新的空气.
Jessie Wong - 16/11/2007 20:57:30
不错,英国的苹果树很多,一定会砸到你的
Lily Chen - 16/11/2007 23:16:39
   实在有趣,特别同意你的第三定理。PhD不算辛苦,却是郁闷的,等到略知研究之味,也近毕业了,所以想来还是快乐的。加油,为了那些火花!
Pei-Jun - 17/11/2007 06:28:01
小样,还挺能扯呢!
 
--小王到此!
Chunjiang Jia - 17/11/2007 19:51:21
你说的那个Power Conversion Group的一个博士是不是Catherine.E.Jones,现在正跟着我老板做RA呢。